人生迷途

發佈日期:2020/09/09

新增網頁1

圖說:野上彌生子(左)與彌爾頓(右)。林一平繪

開車會迷路,靠手機的GPS導航,將迷路的機率大為降低。而人生也會迷途,誰能來導航?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以迷路為緣起,串連出巨著《神曲》(Divina Commedia)三部曲,包括《地獄》、《煉獄》及《天堂》。

但丁以此作品譴責當時羅馬公教會的統治,但他是聰明人,寫作時小心翼翼,未牴觸當時基督教神學的觀點。書中扮演導航的GPS角色,引領但丁的,是羅馬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 前70-前19)。維吉爾帶領但丁穿過地獄、煉獄,然後把他交給當年但丁單相思的暗戀情人貝亞德的靈魂,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當作家的一大福利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近的單戀情人,在生花妙筆下,可達到一親芳澤的目的。

維吉爾最厲害的本事是將口述傳說的神話轉變成文學,並將之用於民族與帝國的宣傳。他將當時的「時事」掰成神話來滿足新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他引導許多人的文學創作,例如他的作品《伊尼德》(Aeneid)後來成為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圖一)撰寫《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典範。《失樂園》這部於1667年創作的史詩,以《舊約聖經.創世紀》為題目,描述墮落天使路西法(撒但),像是「故意寫錯的GPS程式」,引導亞當和夏娃誤入歧途。

有的文學作品更直接以「迷路」為名。日本女作家野上彌生子(のがみ やえこ; 1885-1985;圖二)以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小說《迷路》,表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左翼運動中知識分子的苦惱與迷惘情緒。這群日本知識分子,極渴望有一個心靈的GPS,能為他們定位導航。野上彌生子也曾經來台灣尋找「高貴的野人」,發現他們早已「同化」於日本文化,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對於自己反而在外觀上不如他們「開化」而羞愧不已。(參見島津直子《殖民的邂逅.日本旅遊文學對於殖民地台灣的描述》)

《神曲》、《伊尼德》、《失樂園》、《迷路》等文學作品都和人生迷途相關,而誰來導航人生,在文章中也隱含了答案。導航人生的GPS,其實是內心的平靜。只要內心獲得平靜,人生的道路自然浮現。

本文章轉載自林一平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