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邪惡

發佈日期:2020/11/16

新增網頁1

 

圖說: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1975)。林一平繪

平凡的人,貌似善良,因為職場上希望晉升,迎合上意,事事妥協,甚至傷害他人,稱之為「平凡的邪惡」。「平凡的邪惡」最有名的例子發生在二戰時德國軍官的行為。
我二度訪問柏林,都會來「恐怖剖析圖」文獻中心(Topographie des Terrors)參觀。文獻中心於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五年期間是納粹秘密警察及黨衛軍的總部,今日則用來展示納粹軍官在二戰期間的罪行。在此中心處處可看到屠殺猶太人的照片,文獻提及許多犯罪的德國軍官都接受高等教育,讓人駐足省思,溫文爾雅之士,怎會有如此殘暴野蠻的行為?

「平凡的邪惡」的典故出自於《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這本書,敘述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1906-1962)的死刑審判過程。艾希曼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將上百萬猶太人送上死亡集中營。戰後他逃到阿根廷,一九六○年以色列特工綁架他,送回耶路撒冷審判。艾希曼說他無罪:「我從來沒殺過猶太人,…我從來沒有殺死過任何人,我從來沒有下令殺人。」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守法的軍人,服從上司,履行希特勒「最終解決方案」的職務,他扮演的角色是偶然的,因為任何人在他的位置上都會做相同的事;以此推論,如果他有罪,幾乎每一個德國人都會有罪。他的辯解當然不會被接受,仍然被制裁,只能說:「孽造於人,罪還自受。」

《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的作者是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1975),一九六一年她來到耶路撒冷,採訪艾希曼的審判過程,在《紐約客》上發表文章,說出名言「平凡的邪惡」。她說:「艾希曼格外勤奮努力,因為他想晉升,而我們無法認為這種勤奮是犯罪。…他並不愚蠢,只是缺乏思考能力。這絕不等同於愚蠢,卻令他成為那個時代最大罪犯之一。」大規模犯下的罪行,其根源無法追溯到作惡者身上任何敗德、病理現象或意識型態信念的特殊性。作惡者唯一的人格特質可能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淺薄,是一種奇怪的、又相當真實的「思考無能」。她說:「這種脫離現實與缺乏思想能力,遠比潛伏在人心中所有罪惡的本能加總起來更可怕,這才是我們在耶路撒冷應該學到的教訓。」

今日「平凡的邪惡」式的社會事件仍處處可見。職場上為了升遷,見利忘義,不得不妥協,反正大家都這樣做,非惡之人於是作惡。一個正直的人避免「平凡的邪惡」,面對「利、義」的十字路口,應該以勇氣回應,做出正確的抉擇。

本文章轉載自聯合報之科技.人文聯合講座  / 林一平